这几年房价涨涨跌跌,市场不断变化,但对于很多人来说买房就是唯一目标。你的第一套房是怎么买的呢?家里支持还是自己攒钱呢?孤军奋战到处看房还是和对象商量讨论?其实不管你的房子是怎么买来的,只要有房,就解决了一件大事,而有些经验,也可以跟还没买房的分享一下。
关于时机,大家都知道买房最好是抄底,比如2008年和2015年。但实际上处于那个时期,你根本无法判断什么时候才是那个底,所以只能大体判断下,不要买在山顶就好。从大趋势来看,房价是在不断上涨的,在比较有潜力的一二线城市,越早买越好。
简单判断,每一轮房价上涨后,后有一定的横盘期,所以刚上涨过的时机买房肯定不是最好。比如广州南沙在去年上涨过,就算还有上涨预期,但今年涨幅肯定比不上去年。所以如果没赶上上涨前买,也要等上涨后一段时间,房价相对稳定后,这样更安全。
关于在哪买房,一二线肯定是首选,但房价高也是事实,小资家显示北上深都要6万/平方米以上,广州也要3万/平方米以上,要买太难了。所以很多年轻人会选择在家乡买一套,虽然平时用不上,但节假日回去也能住。不过不管在哪里买,都要看地段,市中心、就业中心最好,更能升值保值。
关于配套,很多建议都说周边配套要齐全,比如学校、商业、交通、娱乐等。确实周边配套很重要,但在保障基本需求后,更重要的还是房子本身。除了工作,生活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家里,房子是跟生活最贴近的东西。所以看房子除了看配套,一定要找个气场跟自己相合的房子,要住着舒服。
在能力范围内,尽量买商品住宅,而不是公寓、小产权房等,小产权房不能落户,那下一代教育也是个问题。户型方面,要考虑流动性,后期转手比较容易。一线城市两房是主力户型,流通性更好,不过小面积产品也很受欢迎,尤其是89平三房这种。如果是小城市,那就是大户型大面积比较好流通了。
关于付款形式,那肯定是贷款,而且尽量用公积金贷款,不够就组合贷。一方面是现在房价太高,全款难度大;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之后,利息并不高,要用好这唯一可以借的大额低息贷款。不过不管那种方式,能买到自己喜欢的房子,就成功了!